资讯 科技

赫哲(那乃)部落史

      赫哲(那乃)族古代文化,至少发轫于六千年前的密山新石器时代。远祖早在上古帝舜时,是“息慎的组成部分:商周时居长白山北,东滨大海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称之“稷慎”:周武王时亦称“肃慎":汉魏时改称“挹娄

”:南北朝时期谓“勿吉".赫哲(那乃)族的祖先和中原各代王朝一直保持着朝贡关系, 对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一定的了解,在-定程度上带动着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隋朝开皇中期,称勿吉为“靺鞨",靺鞨分为七部,其中一部为黑水部。 黑水靺鞨到唐初形成庞大的联合体,是黑龙江流域以东达东海滨地区的一大势力, 和中原王朝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唐玄宗封黑水靺鞨首领为勃力洲刺史,州治所在乌苏里江的勃力(今俄罗斯哈巴洛夫斯克地区)。黑水靺鞨由东北地区沿着松花江、乌苏里江南下西进,其势力迅速扩大到松花江、牡丹江、乌苏里江流域。

      公元916年,北方契丹崛起,建立契丹王朝后改为辽。因虑其雄震北方的渤海靺鞨和黑水靺鞨为后患,于辽太祖天显元年(公元926年)挥戈北上,推翻了渤海政权,将靺鞨置于其统治之下,改称靺鞨为“女真”,后改为“女直".又因虑女值为患,迁徙强宗数千户于辽阳之南,以分女直之势。辽将女真的南部称“熟女直”,纳入契丹籍,在其北方的称“生女值",未纳入契丹籍。而生女直所栖息的地方就是前文所提及的黑水靺鞨的故地,辽称其为“五国部"。五国部意为五大部落,各部落之间相互联系。女直与五国部相邻,五国部东接大海。

      辽对女直和五国部各部落人民压榨十分厉害,因而激起女直和五国部的反抗,公元15年,各部在女直首领完颜阿骨打率领下,推翻了辽,建立了金国。且改熟女直和生女直的族称为“女真"。金在五国部所属区域建立了较完备的军政合一的机构。五国部有效的管辖区域为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区。金欲攻打宋朝,向五国部求援兵。赫哲(那乃)族先民们,参与了入主中原的征战,由于长期征战压力很大,金不断的大量抽调兵员,甚至部分家眷跟随部队入住中原,有的倾城而动,致使五国部人员减少,城堡荒废。当时,遗留下来了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势力薄弱的各部落,还处于渔猎生活的氏族部落阶段。

      公元1126年,金兵攻下宋朝汴京,于公元1130年,将宋徽、钦宗二帝押解到胡里改路之路治(今依兰县五国城旧址)。软禁长达二十六年直至死。徽、软二帝的宗亲,随员大部分没有返回中原,最后成为庶民,同化于五国部的生女直族中。

      元代是我国中央集权的第一次形成, 结实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元朝对黑龙江下游出海口地方极为重视,除派镇守军外,还大量造船,开通水运交通,促进了这一封闭地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此时,水达达是对这里沿江而居的人民的称呼,居住在这里的五国部遗民,元称之为兀的哥或兀的改,亦有称吉烈迷,当然这都是外族人对这一地区民族的称呼,并不是他们自己民族的自称。

      公元1368年朱元璋反叛元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继而代之的是明朝的统治。此时据《明一统志八十九)载:“女真东频海,西接乌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尔干北海,混同江至京师三千五百里”。明代是女真各部重新组合的时期。金代由于入主中原、长期征战,镇各部都有了很大的消弱。经过元代至明初一百多年的修养生息,已逐渐强盛起来。

      明初女真各部的分布是:建州女真多属于渤海靺鞨的遗民,分布在长白山、绥芬河、牡丹江流域之间:海西女真多是金代完颜氏后裔,分布在松花江中游、阿什河流域;野人女应为黑水靺鞨的遗民,分布在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

      在诸女真中,野人女真势力发展迅猛,和建州女真在牡丹江下游地区发生了战争。永乐十四年(1416 年)建州女真败北,被迫南迁,其中一部分的建州女真部族,经50多年辗转到辽宁苏克苏护河定居,他们就是后来满洲的核心:另一部分的建州女真部族辗转到松花江上游古肇州和嫩江流域,与蒙古人交错杂居,建国以后,他们自己改族称“鄂温克族"(不代表本号观点)。原居住在加因县境加因河口处的野人女真部族,这部分人后来演变为“鄂伦春族";而野人女真在逐出建州女真之后,各部落遂渐统一起来,在原五国部所属地区,形成了后来人民所称的“赫哲(那乃)族"。

      大清朝立国初,赫哲(那乃)族居住的区域分为呼尔哈部、窝集部、瓦尔喀部、使犬部和萨哈林部。称其为黑斤、黑真、黑吉、赫金、赫真等近音异行的称谓。从1599 年至1644 年的近半个世纪,对赫哲(那乃)人所居地区用兵征伐达十七次之多。于顺治元年(1644年)结束了对北方诸部近半个世纪的兼并战争。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1663 年5月1日)“ 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分布在三江流域的土著民族首次在文献中被称为“赫哲族"。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建立三姓城,也就是五国部的故址(今依兰县)。将三姓的赫哲人的男丁编为镶黄、正黄、正白、正红四旗。

      三姓所辖区域极为辽阔,包罗了松花江下游、牡丹江、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城直达东海滨这一广 大区域。清朝在征服赫哲诸部之后,曾多次征调赫哲兵丁,甚至整个部落调往内地,参予入主中原的战争。这些赫哲兵丁,除驻防于山东的返回家乡了一少部分,其余的或战死疆场、或同化于满族中。加之在乌苏里江流城流行一时的天花,死亡率很高,使此时赫哲族人口再次的大量下降,由原来较有势力的部落群体,变成为人口较少的民族。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赫哲诸部仍维系氏族组织,处于捕猎为生的自然经济形态。建立三姓城,是赫哲族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阶级社会的门槛。在此时,清朝在三姓设立学堂,教赫哲人满文,也有的送往盛京继续深造.清朝的统治,客观上加速了赫哲族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

      1858年,沙俄政府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使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广“大地域划归俄国版图,使赫哲族成为了跨国民族。
      由于沙俄的抢夺淫杀,部分赫哲人选择离开,放弃家园,使得人员剧减: 民国初年居住在三姓城内的赫哲人及附近的各官庄的赫哲人绝大部分随满州人报为满族,当时人民报称赫哲人的总计2100余人:民国年间鸦片的传入、土匪的横行、洪水泛滥及天花、麻疹、斑疹伤寒等传染病的大范围传播,使部分村屯萧条冷落,甚至消失,以至于1938 年,民族学家凌纯声先生统计当时的人口为780人左右:1931 年“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法西斯野蛮的侵略,赫哲人民与各民族一道展开了抗日的斗争,1945年9月3日,我国人民在苏联红军的配合下解放了东北全境,当时统计赫哲人总计为460余人,赫哲族成为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解放前,赫哲族人民沿江而居,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畔上,其社会发展尚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阶段。由于长期深居林间,交通不便,经济泄后,部落与部落之间、部落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很是淡薄。每个部落均有自己的部落称号,如那贝、那乃、那尼敖等。但没有共同的族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其分散的族群统一族名为“赫哲"。划分到俄国版图的赫哲人,自称“那乃”,当地人称他们为那乃人。转自《五色四藩大视野》欢迎关注卓索图蒙古文化

 ᠵᠤᠰᠤᠲᠤ ᠶᠢᠨ ᠴᠢᠭᠤᠯᠭᠠᠨ 卓索图盟简介

 点击上方红色字体了解昔日卓索图盟概况